Page 47 - 2021年宣传半月刊5月上
P. 47

44  第一线                                      党史小知识         45




       浙东区党委与
 曹村花灯“链接”进士文化  体验无骨花灯制作。记者采访当
                                                  ⑦
 曹村花灯起源于宋朝时期,因  天,曹村镇学校初中部的同学们就  浙东抗日根据地
 为“灯”与“登”同音,寓意“登科及  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灯火讲堂”
 第”,故从南宋绍熙年间曹村人曹叔  进行无骨花灯制作体验。一名学生  金延锋
 远“中进士,挂福星灯”以来,曹村元  在体验完无骨花灯的制作后说:“花  1941年2月1日,党中央和毛泽  谭启龙任书记。
 宵灯会延续至今。曹村还流传着一  灯是曹村的传统文化,但是现在很  东发出开辟浙东根据地的指示。4  为统一对浙东抗日武装的领
 个“老者提灯、庇佑少年”的美丽故  少年轻人会主动去学习这门技艺,  月 30 日,毛泽东、朱德等又致电新  导,1942 年 8 月成立浙东军政委员
 事。“神灯现,名士出”这句俚语流传  现在我们来上这个课程,不仅进一  四军领导,指示在上海、杭州、宁波  会,何克希任书记。同时,在慈北鸣
 八百年,“曹村花灯”与“中华进士第  步认识和学习了无骨花灯制作,让  直至福州单独成立战略单位,发展  鹤场建立第三战区三北游击司令
 一村”的称号已成为曹村的金名片。  古老的技艺传承下去,而且还让我  广大的游击战争。  部,何克希任司令,谭启龙任政委,
 曹村镇党委委员杨百合介绍  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家乡的历史,  同年5月至9月,浦东工委领导  统一整编浙东主力部队为第三、第
 说,展示馆中制作精美的无骨花灯  更热爱我们居住的这个地方。”  的武装力量 900 余人分 7 批先后南  四、第五支队等,这是开辟浙东抗日
 全部由曹村的非遗传人池仁千制  依托新开放的曹村文化礼堂,  渡杭州湾到达浙东敌后,拉开了创  根据地的骨干力量。
 作。无骨花灯,又叫做“针刺无骨花  曹村镇探索“花灯+研学”路径,将  建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序幕。与此同  1942 年 9 月,浙东区党委根据
 灯”,顾名思义全灯没有一根骨架, “无骨花灯制作”纳入曹村镇学校的  时,浙东地方党组织也先后组建地  华中局指示精神,制定了“坚持三
 只用彩色纸片,按所需造型裁剪折  “环天井垟研学”旅行路线必修课。  方武装,开展抗日活动,成为开辟浙  北,开辟四明,在四明山完全占领
 叠粘贴而成,并用绣花针刺出精美  学校还特邀非遗传人对学校的美术  东抗日根据地的又一支重要力量。  后,再争取控制会稽山”的工作方
 的花纹图案,再饰上花边,垂以丝  老师进行花灯制作培训,再由老师  5月27日,华中局领导人陈毅、曾山  针。各路部队根据区党委的工作方
 缨,工艺独特,堪称一绝。其实,针  将花灯制作技艺传授给学生,通过  电令在上海的谭启龙立刻到浙东主  针,奔赴各地开展抗日游击斗争,开
 刺无骨花灯的制作方法在曹村曾一  自上而下的体系,将独特的花灯技  持工作。6 月至 7 月间,谭启龙、顾  辟和巩固抗日游击根据地。
 度失传,池仁千从 40 岁开始独自实  艺一代代传承下去。  德欢、何克希、张文碧、刘亨云等大  开辟浙东是党中央、毛泽东作
 验摸索,凭着父母对无骨花灯的描  除了拥有别具特色的花灯文化  批干部陆续抵达浙东。1943 年 2  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浙东区党委成
 述,经多次试制、反复比较,终于成  礼堂之外,曹村镇 14 个村都有自己  月,华中局又派黄知真等 100 多名  立后,领导浙东敌后军民,经过艰苦
 功制作出无骨花灯。现在,66 岁的  的主题文化礼堂:东岙文化礼堂致  干部到达浙东。华中局和新四军军  斗争,在抗日和反顽自卫战中取得
 他致力于将这一制作技艺传授给下  力打造农产品展销平台,提振村集  部陆续派到浙东的干部,是创建浙  了一系列胜利,建立起以四明山为
 一代。  体经济;许岙文化礼堂传承南拳武  东抗日根据地的重要骨干力量。  中心,包括三北、四明、金萧、淞沪根
 术文化,弘扬“文成武德”精神;等  1942 年 7 月 28 日,浙东区党委  据地和三东游击区的浙东抗日根据
 花灯+研学,传承非遗文化  等。未来,曹村镇还将打造提升更  在慈溪宓家埭成立,由谭启龙、何克  地,从而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全国 19
 在花灯展示馆当中,还设置了  多特色文化礼堂,让这座千年古镇  希、杨思一、顾德欢组成。同年 12  个抗日根据地之一。
 “灯火讲堂”,可以让参观人员现场  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月 2 日,经党中央批准,区党委改  (作者单位:浙江省中共党史学
       组,谭启龙、何克希、张文碧为委员,            会)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