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2021年反腐败导刊第七期
P. 34
忆党史·汲力量
叶礼寿:党需要的时候,随时献出宝贵生命
文 本刊记者 张东红 通讯员 孙丽雅
碰了纪法底线,最终这名村主任受到党
内警告处分。
案件调查结束后,他把身上仅有的8
元钱给了村主任,被感动的村主任握着
叶礼寿的手说:“我做了错事……谢谢
你!”那一刻,叶礼寿觉得再多的艰辛都
是值得的。
“很多人觉得纪检工作是‘得罪人’
的,但只要我们用心用情,公平公正,一
定会赢得别人的信任与理解。”回忆起自
己的纪检工作生涯,叶礼寿动情地说。
叶礼寿
退休后,叶礼寿赤忱的初心并没有
今年 90 岁的叶礼寿,退休前是松阳 等功,更光荣的是,党组织将他列为党员 因此而冷却,作为一名有着 60 多年党龄
县纪委的一名干部。回顾一生,他说,是 发展培养对象,这也是全排唯一的名额。 的共产党员,他渴望燃尽自己最后的一
党给了他光明,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那一刻,叶礼寿感觉人生有了奋斗 丝光和热。他时常想,现在有了幸福的
叶礼寿18岁时,全国迎来解放,人民 的方向。在入党志愿书里,他郑重地写 生活,自己还能为国家为社会做些什么?
解放军部队挺进了松古平原。1951年夏 下了这样一句话:打仗不怕牺牲,不怕 早在2000年,叶礼寿写过一份遗嘱:
天,他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乡 苦,党需要的时候,随时献出宝贵生命! “回想我的一生,党和人民给了我政治、
里第一个报名的贫下中农。当年 10 月 1964年转业时,因在部队读完中专, 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优厚待遇,但我对党
25 日夜,叶礼寿跟随部队从丹东开赴朝 他成为了县城里少数“喝过墨水”的军旅 和人民的贡献还很少。我已年过古稀,
鲜,刚跨过鸭绿江,就接连经历了若干次 “秀才”。1983 年,组织派叶礼寿到松阳 不可能再为国家出力,考虑再三,最后决
阻击战,紧接着是上甘岭战役和金城反 县纪委工作。 定将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2015年2月
击战。 那时为了核实举报谢村乡某村主任 他又写了一份遗嘱,同年3月16日,在家
在部队时,叶礼寿被分配在运输担 侵占集体资产信访件,叶礼寿骑着单位 人的陪同下,他前往松阳公证处作了公
架队,负责将弹药和粮食运输到前线,再 唯一一辆破旧自行车,去村里调查做笔 证。那一天,叶礼寿很开心,这么多年的
将前线受伤的战士抬回来。那时,他们 录,每天带着干粮蹲在村委和村主任家 心愿终于完成了。
每天行走在枪林弹雨中,前一秒还一起 门口。“一待就是一整天,连狗见了我都 更多不为人知的是,叶礼寿近几十
抬担架的战友,下一秒就可能倒在血泊 摇尾巴。”就是凭着这股执着劲,他做通 年来,一直在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的人,
里。但是面对敌人的猛烈炮火,他们没 了这名村主任的思想工作,查明了事情 甚至在路上得知一名陌生人需要钱治
有退缩和害怕,只有一个信念:打赢这场 原委。 病,他都赶紧回家取钱送给陌生人。儿
战争! 原来,这名村主任妻子病重,情急之 女买的新衣服,也是送给需要的人,而他
1953 年,金城反击战是抗美援朝取 下,便将村账户里的 20 元钱取了带妻子 自己的老花镜少了一个镜片还在用,袜
得胜利的最后一战。同一年,因为在各 去市里看病。因为手头紧,一时半会没 子破了洞还在穿,衣服穿了几十年仍不
次战役中的突出表现,部队给他记了三 还上这笔钱。虽然事出有因,但亦是触 丢……
32 反腐败导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