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2021年浙江共产党员杂志6-7月合刊
P. 43
发展
依托清华,立足浙江,辐射长三角。 的最新成果应用在制造行业,成功跻身造 用”七位一体的协同创新理念,为深化体
18年间,大批清华大学专家带着科研成 车新势力第一阵营;冯雪教授领衔的柔性 制改革、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和高科技成
果来到嘉兴,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 电子技术与健康医疗研究中心,推动了柔 果产业化,赋予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示
出了“虚所实中心”“一院一园一基金”的 性电子技术研究院的成立,加快推动了一 范作用。在研究院成立10周年之际,研
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全生态的人才 批领先技术从实验室快速走向市场,打造 究院对今后的发展有了更明晰的方向。
引育体系、全链条技术孵化和金融支撑 小而美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研究院导入的大批科研团队逐渐找到了
模式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为当地产业转 这些成功的探索,清晰反映出研究院 科技成果转化的切入口。
型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首创的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模型:学校理 目前,研究院已在生命健康、数字创
所谓“虚所实中心”,就是淡化研究 论创新团队—研究院团队应用技术创新— 意、信息技术等关键领域设立50多个创
院下属的基于学科体系建立研究团队的 高技术企业产业应用—传统产业应用场 新研发平台,建成了 13 家国家级、省级
科研管理模式,建立起面向产业需求的 景。“中间两个环节是我们的创新,是科技成 重点研发平台,28 家国家级、省级创新
研究中心。这样一来,清华大学的研究 果转化的重要桥梁。如果没有这两个环 创业孵化平台等。据统计,研究院已累
成果就能更顺利地和产业发展结合,将 节,创新链与产业链是没法顺利融合的。”杨 计为浙江引进培育超过800位海外高层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成果转 向东说,研究院设立的研究中心就对应了 次人才,孵化高科技企业 2500 余家,承
化,实现科技与经济融合”三大核心要义 第二个环节,第三个环节是帮助企业开发 担纵横向科技项目总计1200余项,参与
转化为现实。 具体应用场景的,解决科研成果从高校进 管理基金总规模超过100亿元。
现任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党委委 到企业的转化。 2019 年底,中央印发《长江三角洲
员、副院长杨向东就是清华专家团队中 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浙江清华长
的一员。2016年,他从清华大学来到嘉 打造省校合作的标杆旗帜 三角研究院是唯一被写入规划纲要的创
兴,带头在研究院建立了智能装备技术 作为浙江实施“引进大院名校,共建 新平台。研究院率先提出的打造 G60
研究中心。同年,研究院和嘉兴的麒盛 创新载体”战略的先行者、引领者,从孕 科创走廊的构想也写入了规划纲要。“面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数据服务 育到诞生,再到逐步成熟、壮大,浙江清 向新征程,我们将努力走出一条科技与
有限公司。新公司将清华大学最新学术 华长三角研究院的发展,始终践行着成 经济融合的新路子。”杨向东表示,研究
成果在具体应用场景落地,助力麒盛科 为省校合作共建创新载体的一个标杆、 院将进一步深化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技从一家卖床的传统企业转型为一家为 一面旗帜,为中国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 模式的探索应用,深化“政产学研金介
用户提供智能健康服务的互联网企业, 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积累 用”七位一体协同创新机制应用,用好用
并成功上市。 经验的崇高使命和时代重任。 活“一院一园一基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同样是研究院首批设立的研究中心 在成立的第一个五年,研究院导入 模式,力争成为具有先进水平的新型创
之一,欧阳明高院士领衔的新能源汽车研 了清华大学的学科资源,探索了一条自 新载体。
发中心助力合众汽车,推出了嘉兴首台新 收自支的科技创新载体发展新路径;第 回望双子大楼,楼顶“清华”二字,熠
能源整车产品,并不断将新能源汽车领域 二个五年,研究院首创了“政产学研金介 熠生辉,照亮长三角。
2021.6-7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