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2021年浙江共产党员杂志6-7月合刊
P. 55

发展









           长极、浙北高端产业集聚地和南太湖地                  见绿。”温玮国指着规划图纸上的色块                 处理能力,新区规划建成日处理能力 8
           区美丽宜居新城区。                          说。                                万吨的两个生活污水处理厂,铺设污水
               重任在肩,只争朝夕。两年来,新区                  兵马未动,保护先行。指挥部高举                管道80多公里,区内所有污水源统一纳
           坚持以一流规划为引领、以“绿水青山就                 生态旗,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                管处理,入太湖水质稳定在Ⅲ类水以上,
           是金山银山”转化为主线、以创新机制为                 念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保护利用好太湖                 确保“一江清水送太湖”。
           关键、以一流营商环境为支撑、以造福群                 溇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实施水系及圩
                                                                                       小清新与黑科技
           众为目的,把新区打造成大上海都市圈                  区整治工程,塑造水岸交融、古今相映的
           的西翼门户、长三角“金南翼”的重要增                 水生态文明景观,统筹“城湖溇漾林田”                        构建智慧高地
           长极,使之成为引领全国绿色发展的高                  系统治理,利用自然本底优势,增强生态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
           地和标杆。                              修复能力,打造优美自然生态环境。                  白帆,水下有红菱。水边芦苇青,水底鱼
                                                “片区里有 42 座古桥、7 条重要溇             虾肥。”
                  大手笔与绣花针                     港、95株重要古树,牌坊、民居和老宅等                  这首童谣,述说着太湖的风情与富

                   绘就生态画卷                     23 处,从去年年初开始,指挥部结合未               足。如今,太湖的美,有着多层次的内
               走进南太湖未来城(长东片区)建设               来发展进行开发建设,第一步就是对片                 涵。
           指挥部负责人温玮国的办公室,办公桌                  区内古迹古树进行编号,并且将部分古                    这里有建于梁代、有1700多年历史
           上红红绿绿的规划图纸,让人瞬间进入                  迹安置到固定的场所,用于以后复原。”                的法华寺,有因苏东坡种梅花而得名的小
           作战状态。                              提到片区里的“宝贝”,温玮国如数家珍。               梅山,有距今约有6700多年的邱城遗址
               南太湖未来城(长东片区)是湖州市                  保护开发,归根结底下的是绣花功               (是马家浜文化的发源地),还有世界上收
           委、市政府推动南太湖新区高质量发展                  夫。放大到整个新区,对生态保护的重                 藏最全、最多的古木博物馆,足以让你叹
           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可以说,是南太                 视举足轻重。                            为观止。这里亦有如梦如幻的月亮酒店
           湖新区里的“新区”,更是体现新区新形                   “滩涂变坦途,景观变景点,渔民变                和好戏连台的影视城,吸引着无数新人来
           象、新作为的重要窗口。自从指挥部成                  市民。”湖州市生态环境局南太湖新区分                此缘定三生;太湖国际健康城,养身又养
           立后,与时间赛跑,是温玮国最大的感                  局局长胡治刚用这句话来概括这些年来                 心,让人乐不思蜀。无论你是“小清新”还
           受。仅用 6 个月时间,指挥部全面完成                的变化,这从太湖边芦苇就可见一斑。                 是“文艺范”,都能在这里找到心头之好。
           2088户的征迁签约,“五横三纵”道路框                  芦苇一直是太湖水质的净化器、防                   新区的美,不仅仅体现在过去和现
           架全面拉开,预征土地1万亩,创造了征                 洪消浪的挡风墙和湖内蓝藻的消化地。                 在的变迁,更体现在黑科技的张力上,前
           迁工作的“新区速度”。                        每年,市生态环境局南太湖新区分局都                 期入驻的海王生物医药、微宏动力、蓝箭
               新区大手笔规划,先后邀请原中规                会组建一支队伍,专门种植以及收割太                 空间科技等一大批高端项目,以新能源
           院杨保军院长、东南大学王建国院士等                  湖沿岸 30 万平方米的芦苇。芦苇收割               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知名专家把脉规划编制和城市设计工                   后,运送到生物质燃料公司,碾碎成颗                 生命健康、休闲旅游等为主的“3+1+N”
           作,未来将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高端商                  粒,再送至发电厂做燃料用。                     现代绿色产业体系,都在向这个城市描
           务、文化创意、绿色金融、科技创新等新                    新区始终把南太湖区域的保护开发                绘着美好未来。
           业态。                                摆在重要位置,使之成为湖州高质量发                    蓝箭航天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研
              “南太湖未来城(长东片区)保证蓝                展的重要一翼。对待芦苇尚且这么心                  发能力最强、研制速度最快的年轻民营
           绿空间占比不小于 50%,溇港水系全部                细,其他环保工作尤甚,就像绣花针一                 火箭企业。公司战略布局为北京、西安
           打通,让居民们出门步行 5 分钟能亲水                样,一针一线严丝合缝。为了提高污水                 两个中心,湖州南太湖新区是唯一智能

                                                                                                    2021.6-7 53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