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2021年浙江共产党员杂志6-7月合刊
P. 73

共富






           【同期声】                             托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群发展红色旅游                  经济的壮大。与其他先进村比,我觉得

               横坎头村果农大户何达峰:我是我               产业。但当时还有 55 户村民生活在旧                村里还有做大的空间。”记者从夏总的眼
           们村最早一批种果树的,没有任何经验,                址群里,还有村办企业在此开厂,要让他                 里看到了一束光。
           走过不少弯路。多亏了宁波市农科院和                 们搬离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这其                     现在,横坎头村里的红色旧址群已
           浙江省农科院的老师,当我们出现果树                 中,不得不提到这位“三老”人员(新中国                经创建成为 4A 级旅游景区,今年预计
           病害等问题时,一个电话,专家隔天就会                成立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老游击队员                  游客可以超过100多万人。
           上门。                               和老交通员)后代——                        【同期声】
               在果园,记者看到,眼前成片的蓝莓              【同期声】                                 横坎头村游客服务中心专职讲解员
           渐次成熟,这是何达峰的当季热卖水                      横坎头村村民、宁波鸿环土工材料                夏琳娜:一个多月前,我还在发愁毕业后
           果。2015年才开始接手果园的何达峰,               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再龙:我是 2003 年 4             在哪就业,没想到现在居然回到家乡成
           如今已经是横坎头村数一数二的果农大                 月辞了杭州的公务员工作回村的,创办                  为导游!现在我们有10名讲解员,平均
           户了,防蚊的黑色长袖,耐脏的牛仔裤,                了四明湖土工材料有限公司,租了村里                  每天接待 1000 多名游客。我每天至少
           皮肤被晒得黝黑。他每天早出晚归看护                 10亩地。2018年6月,村党委,包括余姚              带一两个团。
           果园,操心着这170亩果园的除草、施肥。              市领导都上我家动员我搬迁。我虽不是                     小夏今年刚满18岁,穿着白衬衫和
              “2018 年,我们几个做果园做得比             党员,但我父亲是1943 年就入党的老交               蓝色一字裙,胸口佩戴着胸牌,很职业。
           较好的经营户抱团成立了农产品销售合                 通员,总书记当年到我家看望过我父                   她是余姚技师学院旅游专业的应届毕业
           作社。”何达峰现在不仅在微信上卖水                 亲。家乡要发展红色旅游,我没有不响                  生,在一次校园招聘会上,她一眼看到
           果,还通过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引                 应的道理,二话不说就搬出来了。                   “横坎头村”,就去递了简历,面试她的人
           流。接下去他要和旅游相结合,帮助乡                     我们中午赶到余姚市凤仪路上的公                说,讲解工作里有一部分就是讲讲横坎
           亲们实现农产品增收。                        司本部采访夏再龙,他正在为涨价的工                  头村这几年的变化。小夏心想:我最有
           【小黑板】                             厂房租发愁。“原来村里年租金是 10 万               发言权了!
               三年来,横坎头村按照“发展红色旅              元一年,搬到余姚市后,1.5 万平方米年                 “我妈妈是横坎头村人,后来因为工
           游、利用绿色资源、壮大特色农业”的发                租金就要 180 万元,上个月通知我今年               作,举家搬到余姚市区。”20 年前,小夏
           展思路,基本实现了《横坎头村打造全国                9 月要涨到 350 万元了,这怎么吃得               的亲戚们但凡有机会,都争先恐后出去
           乡村振兴样板村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                 消?利润都填进去了。”                        打工,现在则陆续回乡创业。2018 年,
           目标任务。2020 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这位理着板寸头的中年人一脸疲                 她舅舅回村开了农家乐,现在每天生意
           达到1020 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惫。这家村办企业曾经解决了横坎头村                  忙不过来,她下班后也去打个下手,外婆
           入达到 40228 元,比 2017 年分别增长          130 余人的就业,其中有近 20 人是残疾             还从余姚过来帮忙。小姑娘说:幸福就
           306%和 46%。下阶段,要打造全国革命             人,因为搬迁,供货有小半年跟不上,造                 是回到更好的这里。
           老区现代化先行样板村,推动全村人共                 成客户流失,去年因为疫情又损失了外                 【同期声】
           同富裕。                              贸订单,销售额从 2017 年 5000 万元降              横坎头村“横坎头农家”创办人、海
                                             到2020年的2800万元,员工也流失了,              归青年黄徐洁: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城
                     第二道坎:                   现有员工 70 余人。为了让企业实现绿                里人不做,来做村里人。因为我看到了

            为了发展,总要有人作出牺牲                    色发展,他作出了向环境治理应用领域                  家乡发展的机遇,也想发出自己的光。
               种果蔬是靠天吃饭的,能否有可持               转型的决定。                                黄徐洁现在每周几乎没有休息日,
           续发展的产业成了横坎头村党员干部面                    “我家一直在村里,我对家乡有感                 白天在村委会做“浙东红村横坎头”微信

           临的第二道坎。经过讨论,大家决定依                 情,希望小家作出的牺牲,能换来村集体                 公号和村报《今日红村》的采编工作,中

                                                                                                    2021.6-7 71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