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2021年宣传半月刊4月下
P. 17
14 重点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 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 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
(三)
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 生 生 不 息 、发 展 壮 大 的 丰 厚 滋 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三者内在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 养”。诸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个 统一、相互支撑,是新时代的强国
利。现行标准下 9899 万农村贫困 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天下 大国的崛起,绝不可能是轻轻松 策。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人口全部脱贫,832 个贫困县全部 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 松、一帆风顺的;我们今天可以平 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
摘帽,12.8 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生取义”的牺牲精神,“革故鼎新” 视世界,绝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军的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
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兑现了 的创新思想,“天人合一”“天下为 靠的是“唯有牺牲多壮志”的拼搏、 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构建以
“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创造 公”的社会理想,“以人为本”“民惟 “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我们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
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联合国 邦本”的治国理念,“载舟覆舟”“居 经过长期奋斗,走过千山万水,换 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把握
秘书长古特雷斯说:“中国取得的 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而不同” 来了“可以平视世界”;我们还要接 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不是被迫之
非凡成就为整个国际社会带来了 “求同存异”的东方智慧,历来是中 续奋斗,不断跋山涉水,让世界习 举和权宜之计;是开放的国内国际
希望。”而年初一场寒潮袭击美国 华民族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和思 惯平视中国。 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
时,当今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 想渊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历了 贯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
家,却上演了现代版“卖火柴的小 文化立世,文化兴邦。无论哪 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 新发展理念,正成为自上而下越来
女孩”的故事,德州一位州长对寻 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 儿;经历了 5000 多年的艰难困苦, 越强的共识,引领我国实现更高质
求救援的百姓说:“生存或死亡是 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 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 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
你们自己的选择。救援是社会主 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 将永远在这儿。”当我们不得不在 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义政府才会做的事情。”正所谓没 是立不起来的。置身世界百年未 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 “中国人始终认为,世界好,中
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暖一冷之 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将以更加坚 谋求发展时,坚持独立自主、保持 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
间,折射出“人民”两个字的分量。 定的文化自信,坚持从历史走向未 战略定力,尤为重要。上下同欲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方案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 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 胜,风雨同舟者兴。要聚精会神搞 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
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与群 进,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 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只争朝夕 赢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着
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 新创造的活力,书写中华民族伟大 抓落实,百折不挠办好自己的事, 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向往的
无盐同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复兴的中国梦。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 最大公约数,中国则是倡导并践行
鲜亮底色,汇聚起我们与世界并肩 世界是平的。一种社会制度 大复兴。 这一理念的坚定力量。像“一带一
同行、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 的良莠优劣,历史和事实已经给出 当今世界正经历的百年未有 路”倡议,我国同 140 个国家和 31
这种优势,最深沉的在于中华 答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 之大变局,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 个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朋友圈
优秀文化的支撑引领。 “如果要说世界上哪个政党、哪个 历史之变。面对前方更大的风浪, 覆盖全球六成以上的人口。中国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 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中 需要我们有识变之智、应变之方、 人民将用自己的奋斗,实现中华民
最深厚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深 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求变之勇,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 族的伟大复兴,也将为世界发展贡
刻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 人民就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局中开新局。整体性解决方案,就 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