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2021年宣传半月刊7月下
P. 18
16 本期策划·解读 17
兰溪如诸葛八卦村;建德如新安江; 据此,可将古今历史文化名人
桐庐如桐君山、富春江小三峡、严子 作为牵引与契机,打造以文化名人
陵钓台等。这些景观,或经历了历 为主题的旅游产业,推动文化与经
浙东唐诗之路建设的现实意义 史的积淀,具有深厚的底蕴,或赏心 济的双重发展。这些文化名人,或
悦目,具有浓厚的审美性,或二者兼 出生、或任职、或旅居于该地区,于
林家骊 备。借助地利优势,着力完善这一 彼时彼地颇具影响力。诸暨如西
景观文化带,有助于打造浙江省文 施、王冕;绍兴如以王羲之、王献之
化建设工程的“金名片”。 父子为代表的琅琊王氏父子,以谢
“浙东唐诗之路”的建设,对于 (严陵)—钱塘江”的环线,以著名 同时,在做到保护历史文物的 安、谢灵运为代表的陈郡谢氏家族,
浙江地区旅游文化与经济的发展 诗篇为线索,陆路与水路结合,城 前提下,从当地特色出发,发掘当地 陆游,鲁迅;宁波如虞世南、万斯同、
有着重要意义。 市与乡村并行,因地制宜,规划开 旅游的独特价值,合理利用地理特 王守仁(阳明);台州如道济(济公)、
发,着力宣传,促进该旅游文化圈 色,打造与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紧密 方孝孺、谢铎;温州如颜延之、叶适、
构建“浙东唐诗之路”旅 的多样化、多风格、多方式发展,发 关联的文化娱乐项目基地,使得观 孙怡让、夏承焘;丽水如刘基(伯
游文化圈 掘出“浙东唐诗之路”旅游文化圈 景与娱乐相得益彰,寓学于游,扩大 温);金华如沈约、李清照;富阳如孙
将“浙东唐诗之路”的传统路 的不可替代性,强化浙东地区唐诗 受众群体,将文化之旅推向更为广 坚、孙权父子等等。以这些名人为
线与延伸路线相融合,以绿水青山 之路的影响力。 阔的群众。 切入点,可规划建设相关文化村落
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造旅游环 或文化古镇,如以孙氏父子为主题
定点打造历史人文与自 以历史文化名人带动诗路
线,从而构建“浙东唐诗之路”的旅 的龙门古镇即为成功先例。这些规
游文化圈,以文化旅游助力经济发 然景观 带建设发展 划,需要将生态、审美、经济三者相
展。 “浙东唐诗之路”上有许多历 “浙东唐诗之路”虽以“唐诗”冠 统筹,落实美丽生态理念,建设美丽
具体来说,该旅游文化圈以杭 史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文化与经 名,但不局限于唐诗,是一个包罗万 乡村,带动浙江境内相对偏远地区
州钱塘江为起点,构成“杭州—诸 济价值并存,可着力定点打造。诸 象的地域文化概念。其自东晋始已 的经济发展,从而实现富民经济的
暨—剡县(嵊州)—越州(绍兴)— 暨如五泄风景区;绍兴如兰亭、沈 颇具文化影响力,至唐代,在唐人唐 愿景。
上虞—明州(宁波)—天台—永嘉 园;上虞如曹娥江,多宝讲寺;宁波 诗的驱动下蓬勃发展,宋元明清平 因此可以说,“浙东唐诗之路”
(温州)—瓯江(逆流而上)—青田 如雪窦寺、天一阁;天台如国清寺、 稳过渡,今日在现代化的建设与可 的建设,对浙江地区的文化建设、生
—处州、括州(丽水)—缙云—永康 桐柏台、石梁飞瀑、琼台仙谷;温州 持续发展下又大放异彩。因此,该 态文明建设、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
—婺州、金华—兰溪—睦州、建德 如池上楼、江心屿、望海楼;青田如 诗路带的建设因不囿于“唐诗”而贯 展建设都有着深远意义。
—桐庐—富阳、富春—严子陵钓台 石门洞摩崖石刻;金华如八咏楼; 连古今,强化了其文化影响力。 (作者系浙江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