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2021年宣传半月刊7月下
P. 27
24 本期策划·亮点 25
目前,新昌县正对天姥古道进行修 在研究、保护和规划基础上,新
复,重点打造 11 处“诗路古驿”主题 昌县大力实施开发行动,紧扣“唐
文化节点,让唐诗之路“不仅兴在笔 诗”文化品牌,打造“一城十景”,创 “杭台”高铁年底通车,百亿元投入讲好诗路故事
墨间,更要旺在实景里”。 建浙东唐诗名城。完善陆上唐诗之
桃源村位于天姥古驿道北端, 路和水上唐诗之路精品旅游线路, 一座天台山,半部全唐诗
诗句里的美景在这里真切可见。相 打造全省研学旅行示范基地,设计 记者 林雨晨 通讯员 叶美球
传东汉时,剡人刘晨、阮肇到天姥山 打造“李梦白”诗路形象 IP 及相关
采药,途中遇到仙女并与之成婚,不 文创产品,开发“天姥唐诗宴”等特
“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 文化赋能唐诗之路
知不觉在仙境度过了几百年。刘阮 色菜肴,举办“诗路小梦白”旅游志
界道”“日出红光散,分辉照雪崖” 作为浙东唐诗之路的最后一
遇仙的传说为桃源村增添了神秘色 愿者大赛、“全民诵唐诗”等。今年,
“万仞得名云瀑布,远看如织挂天 站,天台县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
彩,采药径、惆怅溪、遇仙桥等“遇 新创排的大型山水诗剧“诗路芳菲”
台”,唐代诗人游历到天台山大瀑布 势和无可比拟的文化资源。据不完
仙”景点也让村子成为天姥古道上 即将献演。
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 全统计,有唐一代,先后有 300 多人
的热门打卡地。 游客在新昌县找到心中的诗和
暑期,记者沿着古人留下的印 吟诵天台山,留下 1300 多首诗歌,
新昌县开辟了唐诗之路霞客古 远方,当地百姓也收获了沉甸甸的
迹来到了这里。拾级而上,不时能 唐诗里的天台山几乎囊括了当代旅
道、谢公古道等 5 条主题旅游路线, 幸福。新昌县坚定“生态立县,旅游
在两边的崖壁上看到古人诗句的摩 游提到的天台山风景名胜区所有范
对包括桃源村在内的沿线 29 个重 富民”理念,以全域旅游标准实施
崖石刻。天台山大瀑布是天台县打 围。
点村进行规划建设,串珠成链,形成 “百村成景、百业增效、百姓致富”工
造浙东唐诗之路旅游线路的重要布 推动浙东唐诗之路建设离不开
“一村一诗”诗路名村品牌。目前, 程,让浙东唐诗之路这条历史之路、
局。今年年底,“杭台”高铁即将通 文化赋能。近年来,天台县加强与
县域内已培育省级旅游风情小镇 4 文化之路,转化为产业之路、发展之
车,从杭州到天台全程只要 40 分 国内外高校、社科机构、高层次文化
个、3A 级景区村 22 个、省 A 级以上 路、经济之路。
钟。 研究机构等合作,成立了唐诗之路
景区村165个。
去年 10 月,浙江省诗路文化带 研究会“天台山研究中心”、台州市
建设暨浙东唐诗之路启动大会在天 唐诗之路研究院,在天台山文化研
台召开。大会启动后第二个月,作 究会下设唐诗研究部。出版了《唐
为浙东唐诗之路的目的地,天台县 风遗韵》《天台山唐诗总集》《司马承
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大花园建设战略 祯与天台山》等 17 部专业著作,发
部署,乘着“诗路文化带”建设的东 表相关研究论文 100 余篇,拍摄多
风,全面部署落实《天台县打造“浙 部“浙东唐诗之路”人文地理专题
东唐诗之路目的地”三年行动计划》 片,举办各类学术会议及研讨活动,
《高品质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目的 《司马承祯研究》等被列入浙江文化
地”实施方案》,系统谋划和落实唐 研究工程立项课题。
石城美景 诗之路建设。
新轩 供图 在唐诗之路体验中心,浙江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