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2021年反腐败导刊第五期
P. 21
样本·
5 月 6 日 13 时许,舟山市定海区马岙街道马岙村
监察工作联络站站长林凯华匆匆吃完午饭开始了下
午的工作——走访位于主村道的家风街景服务线。
走出联络站百米远,脚下的主村道宽敞舒适,地 定海
面洁净如洗,围绕“孝、善、和、德、诚”五字家规家训展
开的 300 米家风街景服务线映入眼帘,堪称村里的
“颜值担当”。马岙村素有“中国海岛第一村”的美誉, :﹃
马岙村监察工作联络站站长林凯华向村民介绍村规民约。
崇孝道、睦宗族、重教养、明德性……村里的主要姓氏 小村规
林氏家族古训源远流长,近年来,村里提炼出五字林 很多,形成了又一条“微民约”——“众家井众家筹众
氏家规家训,衍生出一系列“微民约”,让家风民约成 家管”。在这里,林凯华想了解一下“微民约”落实情
为助推清廉村居建设的内生力量。去年,马岙村获评 况。
文 ﹄
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井水还干净吗?天气一天天热起来了,这个搭 舟山市定海区纪委区监委 撬动
“老林啊,你又来啦,我们刚要去村里呢。你看, 棚应该没坏吧?”“是老林啊,搭棚很结实的,水也干
这两把扫帚快扫坏了,让村里给换新的吧。”“好的,我 净,夏天还凉快!”原来五四路上的水井都没有搭棚, ﹃
回去就跟村里说。”在林氏宗祠附近,两位村民拉着林 大夏天或者下雨天,村民用起来很不方便。为了方便 大文明
凯华看祠堂一侧两只木箱内摆放的扫帚。 村民,村里提出了修缮搭棚的建议,并仿效“一把扫帚
“我们马岙村这条村道能这么干净,和村民们自 大家扫”,倡导水井共建共管共享。建议一提出,附近
孔露燕
觉打扫是分不开的。”林凯华介绍说,“一把扫帚大家 的村民纷纷表示愿意出资,并自发制定水井管理公约 ﹄
扫”,这就是村道一尘不染的“密码”。自 2018 年以 共同维护。
来,村民们已扫坏了12把扫帚,开展清扫600余次,节 “‘孝’字是林家家规家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
约保洁费 3 万余元,扫得村道洁净,也扫得村民心里 切道德的源点,更是廉德的起点。这些年来我们通过
敞亮。“当初我们村干部上门走访,想邀请村民们共同 ‘最美马岙人’评选等挖掘了很多孝心模范,发挥‘孝
参与村道清扫工作,没想到大家积极性很高,都愿意 可促廉、廉能带孝’的辐射作用,创造干部清正、民风
每日轮流打扫。后来就有了‘一把扫帚大家扫’等‘微 清朗的良好氛围。”穿过五四路,林凯华被眼前四合院
民约’。” 内传出的声音吸引。原来这里正在举办一场“寻根问
走过林氏宗祠,林凯华来到了“孝善和德诚”青巷 源 传承家风”现场采风活动,村党总支书记林嵩在介
小街。“阿拉统是落直人,良好风气要传承;自家屋落 绍林氏家规家训。
各管各,众家道路众家扫;屋落清爽门门讲,道路通畅 走了大半个村,回去路上,林凯华依然精神饱满,
好榜样。”古色古香的村居墙上,一条条接地气的“微 “未来依托林氏家规家训,从一条村道到一个水井再
民约”和初夏的乡村景致融为一体。“这条‘微民约’字 到其他村事,充分激发村民参与民主监督、民主管理、
体被晒淡了,这条字体有破损,得让村里重新上漆、修 民主决策的动力,这是我们下步要做的事。”他兴致勃
补。”林凯华仔细地在笔记本上记下发现的问题。 勃地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想法。他深信,在家风家
“一把扫帚大家扫”不仅扫出了村容整洁,也引发 训润物无声的滋养下,村里“做好自家事,支持村里
了“村里事大家做”的“蝴蝶效应”。拐了个弯,林凯华 事”的价值风尚一定会愈发浓厚,全国乡村治理示范
来到了五四路,这条路上供村民日常洗衣淘米的水井 村的清廉底色一定会更加显色。
2021.5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