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2021年反腐败导刊第五期
P. 27
圆桌·
问:如何更好地将清廉村居建设融入乡村振兴之中?
仙居县纪委常委、县监委委员 吴春霆:清廉村居建设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农村延伸的重要抓手,是
高水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保障。近年来,仙居县将清廉村居建设有效融入乡村建设之中,奏响了乡
村振兴“和谐曲”。
监督下沉,激励干部清而有为。乡村要发展,干部清廉是关键。近年来,仙居县对村社干部履职内容进
行清单式梳理,制定村级小微权力清单30条、村社干部负面清单20条,杜绝权力“任性”。在充分发挥监察
办公室“探头”和监察工作联络站“哨兵”作用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村居“微巡查”,探索实施村民质询日活动,
进一步织密监督网,激励村干部担当有为、干净干事。
数字赋能,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深化基层治理,解决实际问题,离不开有效监督。为此,仙居县开发应
用村级财务公开手机APP,让每一笔村级开支全部“晒”在阳光下;拓展巡察问题二维码反映渠道,探索涉纪
信访“一码管到底”平台,深入发现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吸附在当地;推行村级
财务去现金化,堵塞财务现金收支漏洞,使村级资金往来可留痕、可查询、可追溯;督促职能部门进一步规
范、完善村级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流程,让数字赋能基层智慧监督,以监督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
文化引领,涵养清朗民风。清廉文化是清廉村居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仙居县坚持文化引领,深入挖
掘本地厚实的御史文化资源,打造“御史故里”清廉文化品牌。各乡镇(街道)、村居以清廉景观、廉政漫画、
家风家训为主要内容,利用党建墙、道德广场、文化礼堂等阵地,因地制宜将清廉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全
域旅游发展之中,让干部群众在润物无声中感染、浸润崇廉尚洁的理念。
问:应如何以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做好治理衔接?
永嘉县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 汪琼芳:文明乡风的涵养和培育,为乡村建设注入文明力量,是乡
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以婚丧嫁娶为例,以往大操大办、相互攀比,不仅造成铺张浪费、催生“人情债”还为腐
败滋生蔓延提供土壤。为了推动移风易俗、化风成俗,我们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作用,督促县文明中心出
台新规,在全县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中推行喜事新办“五项制度”,即“婚事宴席简餐制”“婚事庆典简约制”
“人情随礼封顶制”“移风易俗承诺报告公示制”及“拟办婚事警示制”,要求全县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婚事新
办、一般喜事不办”,并大力倡行简约婚礼,以党员、干部先行先改引领全域移风易俗工作。比如,规定结婚
喜宴每桌菜肴标准控制在3000元以内,单方宴请亲朋好友人数不得超过20桌200人;婚庆礼仪费用标准控
制在1万元以内,婚车不得超过6辆;婚庆喜事随礼非亲人员不得超过1000元。这一条条新规向攀比浪费、
利益输送等不良风气发起了有力的挑战,切实减轻群众人情随礼负担,也迅速赢得了“人心”。
为确保“婚事宴席简餐制”“婚事庆典简约制”等制度有足够的生命力,我们还督促各地各部门相继出台
了配套举措,在全县营造起喜事新办的良好环境,使喜事新办有关要求在“得人心”的同时“有市场”。
同时,我们还在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中推行移风易俗承诺报告公示制,相关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要
向所在单位党组织报告宴席时间、人数、桌数、标准及随礼金收取情况等内容,并在一定范围内公示,主动接
受属地政府管理,接受干部群众监督。
2021.5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