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 - 2021年反腐败导刊第六期
P. 71
文化 清风
责编:陆海峰 邮箱:200541510@qq.com
2539平方公里的平昌大地上遍地开花、蔚然成风。 主动做“求和事、守信事、清廉事”。村里人居环境变好了、矛盾
纠纷减少了、重点信访没有了、政策处理好做了、干群关系和谐
红色文化筑根基 了,闲置多年的资产也吸引多批客商考察投资,小小“信用码”
遂昌是一方闪耀革命光辉的红色热土,这里曾诞生了浙西 打开了基层“智治”新思路,也探索出推动发展的新模式。
南革命史上的“四个第一”:创建了浙西南第一个中共支部、第
一个中共县委、第一支革命武装,打响了浙西南武装斗争的第 慈孝文化善家风
一枪。1935 年,刘英、粟裕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创立了以 百善孝为先,百行孝为首。遂昌自古有“忠厚处世,孝老爱
遂昌王村口为师部的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 亲”的传统和“朴素敦厚,勤苦耐劳”之风。
的游击战,留下了无比宝贵的“浙西南革命精神”。 在遂昌北部的应村乡有一支“敬老洗衣队”,由村里每年评
在浙西南革命斗争时期,粟裕率领的挺进师一部长途急行 出的“好儿媳”组建而成,她们定期帮助村里的老人换洗衣物,
军,隐蔽在一片桃林里休息,时值这片桃子成熟,又劳又渴的指 已经坚持了十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好儿媳”的带动下,
战员们都很想吃上一口桃子解解渴,但面对桃香袭人的桃子, 村里几乎家家都形成了一股慈孝家风,年轻人、孩童个个都尊
愣是谁也没摘一个。正是这种永葆清正为民、清廉为人的本 敬长辈、孝顺父母,平时不管哪家老人需要帮忙,大家都自告奋
色,让红军站稳了脚跟。 勇、义不容辞。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一直以来,遂 家风连着党风政风。为了让好家风更好地涵养清廉文化,
昌坚持红色文化和清廉文化融合发展,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中所 遂昌坚持本土取材,以传承好家训、订立好家规、弘扬好家风为
蕴含的清廉文化基因,充分利用和传承红色文化中清廉基因的 着力点,深度挖掘本地传统文化中的慈孝故事和家风家训,并
教育价值,让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成为推进“清廉遂昌”建设的 将其融入廉政教育基地建设,通过宣传应檟、郑秉厚、吴世涵等
不竭动力。 本土先贤的廉正家风、廉洁故事,传承他们清白为本、笃学好志
今天,留有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足迹和精神的王村口宏济 的遗风,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让好家风成为
桥、月光山公园、挺进师纪念馆,大柘泉湖寺等一大批红色遗 全社会追崇的一道风景,使好家训成为拒腐防变的第一道屏
址,都是遂昌鲜活的清廉文化基因库,成为远近闻名的廉政教 障。
育基地,前来参观和接受廉政教育的党员干部络绎不绝。 史可明鉴,文可育人。接下来,遂昌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
活动,持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清廉
信义文化睦邻里 文化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全流程,
距离县城 40 公里的蔡源乡蔡和村,上千年来一直供奉着 不断推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巩固山清水秀
“蔡相大帝”。据《遂昌县志》有关蔡相文化的记载,“世传五代 的政治生态,为建设山区县跨越式发展“重要窗口”提供坚强保
时,村里有二十四位异姓青年,结拜为蔡相二十四兄弟,他们为 障。
人忠实敦厚、勤劳善良,不仅廉洁自律、诚信待人,还时常捐助
乡里、扶危济困。乡民为感念他们,尊其为蔡相大帝并建庙奉
祀。”
历经千年,文化思想仍不断演绎传承。在蔡相文化的熏陶
下,当地群众一直信仰“诚实守信、与人和谐、劝人向善、清正廉
洁”为人处世之道。
去年以来,遂昌注重发挥文化成风化人、培根固本作用,在
清廉村居建设中结合党建引领、村规民约、“蔡和积分”评定、纠
纷“求和”调解,创成全省首家基层社会治理“信用村”,进一步
激发干部群众“求和”“守信”“崇廉”的价值取向,塑造了“政治
生态清明、乡风文化清朗、权力运行清透、党员干部清廉、党群
干群清亲”的和美山乡。
车行至遂昌,首先引入眼帘的便是汤显祖的“四清”诗句
自“蔡和分”施行以来,群众争相“追分”“进码”,家家户户
2021.6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