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2021年浙江共产党员杂志6-7月合刊
P. 84
共富路上的乡村好风光
本刊记者 / 施安南
6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消息传来,浙江干部群众无
不欢欣、无不自豪、无不振奋。
作为甬南大门户、山海和美城、活力创新湾,宁海县将振兴根基落在乡村,将共富责任扛在肩头,谱写了一曲逐梦新时
代的乡村振兴之歌。这首歌到底唱得如何?
见微知著。日前,记者探访了宁海柘坑戴村、花园社区、大郑村三个村(社区),探寻他们在共同富裕、乡村振兴之路上
的幸福密码。
里扎下了根,“因为家里条件比较好,从 榴苗,开发了200亩石榴林,是当时全县
柘坑戴村:“绿富美”的逆风翻盘 小我父亲的教育就是不拿人家的一分一 唯一的石榴基地。此外,竺兆英深谙品
从宁海县城出发近一小时,绕进山 厘,要多拿出自家的东西分给别人。自 牌销售之道,不断升级发展村里的名茶
里,记者来到了地势高低复杂的柘坑戴 己过上好日子是不够的,我一定要让村 品牌,一时“望海峰”“迎霜”“乌牛早”等
村。很难想象,在这样一个山坳中,诞生 民一起富起来。”看着村里的贫困面貌, 名茶基地纷纷在柘坑戴“安家”。
了一个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 竺兆英下定决心带领村民共同走上富裕 很快,各类成规模的产品成为了“绿
关于柘坑戴村逆风翻盘的振兴故 之路。 色银行”,村集体经济逐渐壮大起来,村
事,还要从一位“女富二代”说起。这个 如何让村民脱贫致富,尽快摘掉贫 民的钱袋子逐渐鼓了起来,柘坑戴人脸
人就是现任村党支部书记竺兆英。虽然 困村的“帽子”?竺兆英日日夜夜思考着 上的笑容逐渐多了起来。
竺兆英是去年村社换届上任的,但她可 这个问题。 村民富了,生活充实了,如何改善村
不是个“新手”,早在 1996 年,28 岁的她 “靠山就得吃山。”竺兆英认为,柘坑 民的人居环境,让村民生活得更幸福?
便当选为柘坑戴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柘 戴村的发展还是得做足“山”字文章。 成为了竺兆英下一个目标。竺兆英与党
坑戴打了一场长达12年的翻身仗。 她先把村民手中的山林租过来,先 员干部一起精心谋划,一步一个脚印地
“难忘第一次走进柘坑戴的情景,我 后开发了 900 多亩笋竹两用山、800 多 将村里大大小小的泥路全部换成了水泥
穿着高跟鞋根本无法在破烂路上行走。” 亩茶山、250 亩花木基地……然后再把 路,开展村庄环境全面整治,并兴办一系
竺兆英娘家是远近闻名的富裕人家, 这些山林包给村民管理。这样盘活了山 列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村庄的面貌一
1986年她嫁到柘坑戴村,办起了自己的 林资源,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使村民从 下子得到了提升。
企业,很是红火。村里看重竺兆英人品 山林出租中受益,从管理山林中得利,还 二十一世纪初,柘坑戴开始旧村改
好、能力强,推选这位年轻的外村媳妇为 为村民增加了新的就业岗位。 造,规划的别墅区内逐渐矗立起了一座
书记。 为了丰富农产品种类,打开销售渠 座整洁气派、鳞次栉比的别墅。“万事开
一开始,竺兆英也有各种犹豫,但 道。在专家的建议下,1999年竺兆英个 头难,党员带头造新房。”竺兆英说一开
“先富带后富”的责任心从小在竺兆英心 人垫资14万元,从山东引进“蒙阳红”石 始也有村民不支持,“有一家村民,我上
82 20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