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2021年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第4期
P. 55

栏目邮箱 fgdj@zjnews.com.cn 责编 谢庆梅
 红色故事会




          心、聊过天。孔繁森经常骑马下乡,一                 繁森每次下乡之前都要花上二三百元                   900 元钱,给孩子们买了新书包、新衣
          连几天下来,双腿都磨破了,血和衣服                 钱买好药装满小药箱,一路工作一路看                  服,交了学费。
          经常连在一起。1994年2月,正当孔繁               病发药,直到药箱空了为止。这其中到                     1994 年11 月14 日,孔繁森带领党
          森带领全区人民为实现阿里发展的宏                  底花了多少钱,没有人知道。只知道在                  政考察团赴新疆就旅游、边贸、交通等
 孔繁森(1944年7月—1994年11月),山东聊城人。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
          伟蓝图而奋斗时,一场 50 年不遇的特               1991 年,他因车祸回乡治疗,妻子才发               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问题,进一步争取
 党。1979 年,时任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到西藏工作。
          大暴风雪席卷了整个阿里高原。他立                  现6060元的存款只剩下了60元。                  新疆自治区对阿里发展的支持与合作,
 他先后两次进藏工作,雪域高原奋斗了近十个春秋。1994年11月29日,不幸
          即带领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地走访牧民、                     1992 年,拉萨市墨竹贡卡等县发              他们行程 2000 公里到达乌鲁木齐,考
 因公殉职。被誉为“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
          分发救济粮和救济款。在历时两个月                  生强烈地震。孔繁森在羊日岗乡的地                   察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果。29日,孔繁
          的救灾过程中,孔繁森带领机关干部行                 震废墟上领养了三个藏族孤儿。在上                   森带队赶赴塔城巴克图口岸考察边贸
          程 8000 公里,先后发放救灾款 300 多           个世纪 90 年代,孔繁森一个月的工资                工作时,发生车祸,永远地离开了他挚
          万元,救灾物资上百吨,创造了全地区                 只有 1000 多元,要拿出一部分寄回老               爱的土地和人民。
          特大自然灾害情况下没有饿死冻死一                  家作为家人的生活费,到敬老院看望老                     孔繁森遇难后,阿里地委在清理他
 孔繁森:雪域十年 谱写大爱  个人的奇迹,取得了抗击雪灾的胜利。           人时还总是慷慨解囊,往往不到半个                   的遗物时,发现除了一个袖珍收音机之
             孔繁森在西藏工作了近 10 年,不              月,工资就所剩无几,现在又平添了三                  外,就是身上仅剩的 8 块 6 毛钱……这
 □程兴普 本刊记者 谢庆梅  仅为西藏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           个孩子的开支,生活上更加拮据,于是                  就是一个地委书记的全部家当!
          也与藏族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孔                  他先后三次化名洛珠,到血库卖血换来


 他带队。组织上问他有什么困难,他还  的山顶水源处采取水样,并连夜起草了                                      对话孔繁森同志纪念馆高超
 顾“大家”舍“小家”  是那句话:“我是党的干部,服从组织安  《续迈乡综合防治大骨节病方案》。不
 孔繁森出生在聊城五里墩村一个  排。”  久,自治区财政厅就拨款 19 万元用于  Q:孔繁森两次入藏,是怎样的精神力量让孔繁森在非  这么大的气?一打听才知道,这是个内地老板,想承揽阿里
 贫苦的农民家庭里,1961 年,孔繁森经  这次赴藏,孔繁森最放心不下的就  牧民搬迁,并且打了一口甜水井,群众  常艰苦的环境里工作了近10年?  某个工程项目,昨天晚上找到孔繁森办公室,掏出5000元,
 学校推荐入伍,成为一名军人。在部队  是生活不能自理的 87 岁老母亲。临行  终于结束了长期饮用高氟水的历史,解  A:孔繁森两次进藏、援藏期满又延期,这人生三次的  想让孔繁森给有关部门打个招呼,当场被拒。他不死心又
 里,他表现优异。1966 年 9 月,加入中  前孔繁森跪倒在母亲面前,流着泪给母  除了大骨节病的威胁。  重大选择,彰显了他的无限忠诚。当时,西藏的生活和工作  来拦车,没想到还是受到冷遇。
 国共产党。1968 年,孔繁森从部队复  亲磕了一个头,踏上了西去的征程。  条件,比现在还恶劣。1979年,他响应党的号召,主动报名  Q:据了解,在孔繁森纪念馆,每年都有很多人前来学
 员回到家乡后,先后担任过聊城地委宣  二次入藏后,孔繁森就任拉萨市副  雪域十年,大爱无疆  援藏。对于朋友的劝阻,他这样说:“我知道西藏条件差,生  习和怀念,孔繁森精神已经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爱国
 传部副部长,几年间,他为发展聊城地  市长,分管文教、卫生、民政等工作。在  1992 年底,孔繁森第二次援藏工  活艰苦,但是,你不去,别人也得去,人家能吃的苦,我孔繁  励志旗帜,孔繁森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精神财富?
 区的宣传文化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到任不到 4 个月时间里,他就跑遍了全  作期满,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为  森也能吃。再说,谁没家庭,谁无妻子老小,如果以此为理  A:孔繁森对党的绝对忠诚。在党需要的时候勇敢地
 1979 年主动要求到西藏工作。他  市 8 个县的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  阿里地委书记,同时兼任阿里军分区党  由,不去西藏,党交给的援藏任务谁来完成?”一个共产党员  站出来。他两次进藏,一次延期,奋斗十年,在人生重大选
 第一次赴藏时,父母都已年迈,妻子体  村办小学,为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工作  委第一书记和政协阿里地区主席。这  的责任和使命,让他在艰难中作出必然的抉择。这就是,服  择上,舍小家为国家,毫不犹豫地为党分忧、以身许党报
 弱多病,三个孩子最大的八岁,最小的  四处奔波操劳。在他上任的短短几年  一任命意味着他将继续留在异常艰苦  从大局,舍小家顾大家,牺牲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国。孔繁森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在藏期间,把西藏老人当
 只有两岁,生活非常艰难。但他做通了  内,拉萨市的教育事业有了长足进步。  的西藏工作。他毫不犹豫地服从了党  Q:孔繁森去世时,他的遗物只有一个袖珍收音机和身  作自己老人、把西藏孩子当作自己孩子,为老人吸痰暖脚、
 家人的思想工作,告别了家乡和亲人,  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  的决定,毅然走向海拔更高、更艰苦的  上仅剩的 8 块 6 毛钱……这就是一个地委书记的全部家  送吃送穿,为孤儿三次卖血、精心呵护,在雪灾最严重的时
 在西藏一干就是三年。  1989 年 11 月,孔繁森下乡检查工  环境。  当,这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怎样的高尚情怀?  候到灾区指挥抗灾、慰问灾民,留下感天动地的遗书,用生
 入藏后,孔繁森担任日喀则地区岗  作途中发生车祸,造成了严重的脑震  阿里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偏僻,海拔  A:体现了孔繁森崇俭尚廉的高尚情怀。孔繁森始终  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颂歌。孔繁森对自己的严
 巴县委副书记,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  荡、颅底骨折。还未完全康复,他就深  最高也是当时全国唯一不通电的地  保持劳动人民本色,朴素节俭,两袖清风。1988 年 10 月 26  格自律。自觉树立清廉正气,做忠诚干净担当的时代先
 区,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入各学校检查工作。由于没有得到彻  方。孔繁森一进阿里辖区就开始调查  日,孔繁森穿了一身价值不超过 70 元的西服抵达拉萨,来  锋。孔繁森艰苦奋斗、知难而进的拼搏精神,在物质条件改
 底治疗,孔繁森右眼留下了终身残疾。  研究,他发现,阿里人民的生活很艰苦,  迎接的同志不敢相信他就是新上任的副市长。  善的情况下,更要艰苦奋斗;在有困难的情况下,更要奋发
 二次入藏,汗洒高原  孔繁森在下乡调查时,发现尼木县  于是在日记上写下这样一段话:“看未  有一次,阿里地委宣传部副部长柴腾虎陪孔繁森下基  有为。孔繁森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在工作中

 1988 年,已担任聊城地区行署副  续迈乡的水中含有大量的氟,远远超过  来责任重大,看现在坐卧不安!”  层,碰到一个人满脸堆笑地拦车,孔繁森面色冷峻理也不  不断掌握新技术、学习新本领,力戒浮夸和形式主义。
 专员的孔繁森又一次面临严峻考验。  了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孔繁森了  在阿里工作期间,他有三分之一时  理。柴腾虎很是纳闷,平时一向和蔼可亲的孔书记怎么生
 当时山东省再次选派进藏干部,准备让  解情况以后,亲自爬到海拔近 5000 米  间在乡下,和 5000 多名干部群众谈过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2021.4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2021.4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